來源:廣東省教育廳 2025-04-01 22:38:16
此前,廣東省教育廳發(fā)布《關于保障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兩小時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要求切實保障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兩小時,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
《通知》要求,從2025年春季學期開始,全省各中小學校普遍開展“校園陽光體育活動”,全面落實每天校園體育兩小時,推進落實中小學校每天1節(jié)體育課(含體育活動課,下同)。珠三角地區(qū)中小學校于2025年秋季學期開始全面實施每天1節(jié)體育課;粵東粵西粵北地區(qū)于2025年秋季學期落實每天1節(jié)體育課的學校比例不少于50%,2026年秋季學期開始全面實施。
《通知》提出,各地要抓緊落實中小學校每天開設1節(jié)體育課,普遍開展“校園陽光體育活動”,著力增加學生綜合鍛煉時長。各地各?筛鶕竟(jié)以及學校實際情況,利用晨練或下午課后每天組織10至15分鐘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探索實施上、下午各開展1次大課間體育活動。要不斷豐富課間“微運動”內容和形式,探索課間15分鐘制度,嚴禁“拖堂”或以其他方式擠占學生課間,不得以任何借口限制學生課間活動自由,鼓勵學生課間走出教室,走到操場、走向陽光。要綜合統(tǒng)籌好體育課、大課間、課間活動、眼保健操、早鍛煉、午鍛煉、課后體育服務等時間安排,多途徑確保每天校園體育兩小時。
各地各校要切實壓減超標超量文化學科課時,增加的體育課時可在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時中統(tǒng)籌安排,把每天1節(jié)體育課編入課表。中小學?筛鶕镜乇拘嶋H適當調整教學計劃和作息時間,優(yōu)化課時安排,挖掘課時資源。引導學校設置特色活動課程,通過走班選課等形式優(yōu)化體育課程編排,體育活動課可根據內容合班或以年級為單位集體進行。
要建立省市縣校分層分級賽事體系,完善分學段、跨區(qū)域、分等級的學生體育賽事體系。鼓勵各地各校積極通過“主客場”“邀請賽”等形式,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氛圍。學校要廣泛開展班級、年級體育比賽,每學期至少舉辦一次全員參與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體育節(jié),積極打造“人人有項目,班班有隊伍,月月有比賽”的校園體育文化。
《通知》規(guī)定,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學校體育場地建設規(guī)劃,新建學校須按照建設標準配備體育場地,確保生均體育活動面積符合要求。通過改建擴建盤活體育場地資源,既要靈活運用“上天入地”,也要綜合利用“金邊銀角”。倡導因地制宜開展“微運動”,鼓勵學校增設數字化、智能化活動區(qū)域。
要充分利用天臺、走廊、樓道、架空層、墻壁、地面等校內空間,在滿足安全的前提下,打造人人、處處、時時可及的校內“微運動場”。盤活社會場地,要充分利用校園周邊公園綠地、周邊高校、社區(qū)、公共體育場館資源,建立互惠共享機制,拓展學校體育活動空間。要錯時高效利用學校體育教學場地,最大程度提高場地利用率。支持學校體育場地假期開放給學生進行體育鍛煉。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可采取公開招聘、縣(區(qū))管校聘、本校教師轉崗、轄區(qū)內“走教”、聘用優(yōu)秀退役運動員及優(yōu)秀退伍軍人、返聘優(yōu)秀退休體育教師、購買特色課程服務、與具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合作等方式,確保體育教師、教練員配備滿足教學要求。要加強教師培訓,提高專兼職體育教師對不同類型體育活動組織教學能力,鼓勵非體育類學科教師培訓后從事體育活動組織工作;加強關心關懷,合理安排體育教師教學工作量,優(yōu)化學?冃Э荚u機制。鼓勵開設體育教育專業(yè)的高校定期安排學生到中小學校實習支教、助教助訓。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要加強與高校的溝通協(xié)作,共同建立幫教工作機制。
深化體教融合,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育人”,發(fā)揮賽事在激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精神、促進養(yǎng)成頑強意志品質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建立省市縣校分層分級賽事體系,完善分學段、跨區(qū)域、分等級的學生體育賽事體系。鼓勵各地各校積極通過“主客場”“邀請賽”等形式,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氛圍。二是學校要廣泛開展班級、年級體育比賽,每學期至少舉辦一次全員參與的綜合性運動會或體育節(jié),積極打造“人人有項目,班班有隊伍,月月有比賽”校園體育文化。
編輯推薦:2025年全國各省市中考時間匯總
掃碼免費打包領取
資料內容:【24年 初三一模真題】
更多免費服務【2025最新真題試卷、書籍領取】等等
盡在"中考網"城市微信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