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21-09-14 21:51:02
噴泉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是由羅馬人發(fā)明,當時,為了解決缺水問題,古羅馬人修建了12條水道,用來引入活水,并逐漸從飲用水發(fā)展成了裝飾性的噴泉。在18世紀,西式噴泉傳入我國,并在我國的古典園林中得到了應用。現(xiàn)代化的噴泉,集齊電、光、聲、水、力等于一體,妝點著我們的城市生活。每一次,看到公園里、廣場上的噴泉,我便非常的興奮,情不自禁的跑過去玩耍,在音樂旋律的變化下,噴泉變換出了各種優(yōu)美的水姿。尤其是在夜晚燈光的照射下,噴泉的景色更是美不勝收。
某天的實驗課上,老師為我們講解了“小噴泉”的制作程序,經(jīng)過一系列的制作后,完美的“小噴泉”誕生,真是神奇不已,于是,在回家后,我迫不及待的來嘗試,希望能夠制作出像老師在課堂上展示的小噴泉。
要成功制作出“小噴泉”,光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于是,我發(fā)動了爸爸媽媽一起參與,實際上,“小噴泉”的原理非常簡單,就是利用水柱之間的壓力差,讓水在上升之后,再流入到低處,由于大氣壓力不同,水就會從壓力大的一邊流向到壓力小的一邊,直到容器中的水高度相同,便會停止流動。
我們先制作出了外盒,外盒的制作方法非常簡單,我和爸爸一起用鋸子制作出了三塊長木塊,長度為1550cm,再分別舉出一塊1510cm、1515cm、1540cm的木板,雖然制作過程簡單,但是卻累的我們滿頭大汗,將木板組裝在一起,就成功的制作出了外盒。為了讓“小噴泉”更加漂亮,我們在木板上涂上了紅色的油漆。
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我準備好了制作“小噴泉”需要的3個瓶子(分別為A瓶、B瓶、C瓶)、3個橡皮塞、硬管、剪刀等。我先將A瓶的底部剪掉,3個橡皮塞,每個鉆出兩個孔,確保硬管能夠順利通過,組裝橡皮塞,在完整的硬管中,塞入橡皮塞,再將剩余硬管剪成適宜的長度,塞入2個剩余橡皮塞孔中,裁剪硬管,在剩余橡皮塞孔中,分別塞入一根硬管。最后,將橡皮塞組裝起來,長軟管部分,連接橡皮塞寬頭硬管。在B瓶中裝水,C瓶設置于距離B瓶高度40cm以上的地方,在A瓶中倒入水,于是,一個“紅色的小噴泉”就這樣誕生了。雖然實驗花費了3個多小時才順利完成,但是看到自己的成果,我內(nèi)心深處充滿了成就感。
在這次精彩的“小噴泉”實驗中,我收獲良多,要確保實驗成功,實驗前的理論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弄清楚理論,才能夠?qū)⑵漤樌膽玫綄嵺`中,達到“知行合一”的目的。在平時的學習中,也是一樣,要取得理想的成果,必須要將課堂學習和課后的鞏固結(jié)合起來,學會舉一反三。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