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整理 2014-06-18 15:18:49
一線老師點評中考第二日兩科
數學:對學生細心程度要求高
化學:考查方向偏重于生活化
每日甘肅網6月18日訊據蘭州晚報報道(記者高宏梅)6月17日,蘭州市中考進行至第二天,當天所考科目是數字和化學。這兩門學科是大多數考生頭疼的科目,尤其是對數學,考生比較懼怕。因此,今年的數學題難易程度也格外受關注。化學科目實驗題也是考生的弱項,這類題型的掌控度有多高?失分題目的難點在哪里?中考大綱的指導性強不強?帶著這些疑問,蘭州七中和蘭州八中的一線教師對當天的兩個考試科目進行了詳細研究,并總結了試卷的特點。
數學:細心學生不容易失分
蘭州七中的數學老師盧有泰認為,今年試卷的特點之一是選擇題側重于基礎知識的考查,這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只要基礎知識學得比較扎實就很容易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得分,失分率也會降低很多。再往后就會出現有區(qū)分度的題目,這些題目能考查出學生的真實水平,也能拉開層次。盧老師說,14和15題就屬于這種題型。思維能力強的學生,優(yōu)勢也會在答題上體現出來,比如20題就給這類學生創(chuàng)造了機會。在后面的幾個大題中,綜合性越來越強,不僅要求有運算能力,還要求邏輯能力和運用能力,一步作錯結果就是錯的,對學生的細心程度要求很高。
蘭州八中的李焱老師認為,近兩年中考傳達一個信號,即從填鴨式到自我學習鍛煉的方向引導,從這一方面來說,今年的試題更能體現新課改的理念,同時也加大了自我理解推理能力題目的數量,減少了以往死記硬背的知識點。因此,應該說是難度降低了,也指明了教學工作中的大方向。
此外,這兩年無論是高考還是中考都頻頻提到“試題即生活”的觀點,那么數學中的生活性體現在哪里呢?“試題內容跟生活有關,但考查點不會脫離科目”,兩位老師的觀點很明確。有些心理素質比較差的學生,看到自己身邊的或者本土事件、現象,心理上會適當地有所放松,有利于在答題時正常發(fā)揮。再者,中國孩子也需要在這方面得到鍛煉和提高,否則培養(yǎng)出來的將是清一色的“考試機器”,而非一個個生活能自理、出門能獨立、遇事能解決的獨立人。這也是近幾年試題發(fā)展的一個必然方向,通過試題考查逼迫考生去認識到一個綜合能力較好的孩子絕不是只會做題、考試。
化學:生活小知識考生還欠缺
“在天橋上買了一條十幾元的金項鏈,回家后你能拿家中的真項鏈用一個小實驗鑒別出真假嗎?”看到這個題目也許有些成年人也不一定能答對,考生也一樣。這道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物質的密度、比重等,如果考生能將平時所學活學活用,這就是個送分題目。如果無法將知識轉化運用到生活中去,這就是個失分題。這就是今年化學考試中的最大特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類考生的優(yōu)勢將越來越弱。當然,教學過程中的方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也是新課改提倡的方向。
蘭州八中的化學老師李艷霞認為,化學試卷中第29題和32題是難點,也是失分點。這道題考查的知識面比較寬,需要過硬的功底和推斷能力,也是拉開考生差距的試題。而試卷的考查點在150個以上,由此不難看出,掌握這么多知識點平時必須要下大工夫,否則拿高分的希望十分渺茫。
同時,有一個現象也值得教育工作者反思,那就是近兩年試題方向偏重于生活化,但考生的生活能力卻降低了。原因很簡單,一是學習負擔繁重,二是家長不讓孩子在生活中扮演家庭成員的角色。這就造成試題生活化了,孩子邊緣化的現狀卻得不到改變。當試題考查學生自己動手設計一個家庭小實驗時,考生很茫然,不知從何處入手,更不知該如何設計。離開課本,離開課堂,所學知識就煙消云散。
蘭州七中的江涵玉是一名年輕老師,表達清晰,在教學上有自己的想法,對試卷題型也有自己的認識。她認為,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訓練在教學中將越來越重要。化學試題考查知識點置于實踐的情境中,這對老師和考生都是挑戰(zhàn)。比如試題中提到細菌、蘭州百合等,試題親近了,但考生這方面的能力并沒有得到足夠的訓練。
對此,記者在采訪一名八年級班主任時,他一針見血地提出,中國考生重理論、輕實踐是多年的一個現象,也是分數論的犧牲品。新課改還處在一個磨合期,學校不敢把步子放得太大,升學率的大山誰也不敢逾越,家長追求高分,孩子的心理就不會改變,一切還得穿新鞋走老路。但在思變、改變的趨勢下,中考試題向生活和實踐傾斜的現象對考生肯定是好事,是對死讀書的有力抨擊。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