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wǎng)整合 2009-08-27 09:55:25
科學重在探究,而部分家長的超前補課和培優(yōu),消磨了孩子對科學課的興趣。21日,七一中學高級教師林新堤作客晨報名師課堂時直言,超前“培”科學課最要不得。
21日下午3~5時,第94期晨報名師課堂在市青少年宮A101教室開講。七一中學物理、科學課高級教師、金牌教練林新堤就初中科學課的學習,與學生和家長互動交流。
近200名現(xiàn)場觀眾中,七成為初一新生和家長,但少數(shù)小學家長的到場,讓名師咋舌。講座臨近結束,一名小學三年級學生家長陳女士向名師求教:小學科學課課本太淺,孩子進入初中會否掉隊,小學階段要怎么“補”,才能讓孩子在初中科學搶跑?
“小學階段的科學課主要以開啟孩子對科學的基本興趣,引發(fā)孩子探究事物的好奇心,重在興趣保鮮,完全不必過早搶跑。”林新堤說,很多孩子的科學課成績是家長“培”差的,家長逼著孩子在外培優(yōu)科學,導致老師絞盡腦汁想法子做實驗和小課題,消磨了孩子的好奇心。林稱,實在想補的話,小學生家長可買一些科普書給孩子閱讀。
林新堤把學生對科學課的學習,分為苦學、好學和會學三個層次。苦學的孩子,往往沒有動力,被家長逼著學;好學的孩子,對科學課有濃厚的興趣,愿意主動探究;而會學的孩子則在有興趣的基礎上,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類孩子學得輕松、考得滿意、玩得愉快。
“聰明的家長應引導孩子成為第三類學生,急于搶跑只能換來短期效應,孩子將來的學習道路未必走得順暢。”林新堤說。
陽光鍛煉一小時
最適合探究科學
“科學課課堂更生活化,生活也應課堂化”,林新堤說,現(xiàn)在初中生實行的陽光鍛煉一小時,其實正是科學探究的好時段,學生不妨在娛樂中學科學。
一次,林新堤在操場上看到幾個初中生打乒乓球,其中一名學生邊發(fā)球邊自言自語:“乒乓球為什么轉?怎么樣才會不轉?上弦球是么樣發(fā)出來的?弧圈球是怎樣形成的?”林新堤大喜,學生在運動娛樂中,也有一顆科學探究的心。小小一個乒乓球,其實關乎到很多科學課知識點——力的作用點、用力大小、流速及空氣阻力等。
木質(zhì)筷子和竹質(zhì)筷子易受潮、滋生細菌,為什么不推行用金屬筷子?有的孩子吃飯時問家長。如果家長能告訴孩子:金屬密度大、摩擦力小,夾菜時容易滑落,就很好地與科學課結合上了。
家長想要做好孩子科學課的引路人,應多啟發(fā)和引導孩子提問,并在提問中產(chǎn)生互動,這是訓練孩子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比培優(yōu)做題要有效得多。
埋頭學不如合作
科學學習1+1>2
科學課的學習,遵循1+1>2的原則。林新堤稱,現(xiàn)在的初中生,絕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長期處于個體間的競爭態(tài)勢中,久而久之,學生容易變得冷漠、自私。作為家長,不妨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學會抱團在家里做科學小實驗。
林新堤說,他曾接觸過一位有心的媽媽,在講到“沸騰”這一知識點時,這位媽媽號召兒子及其小組同學到家中觀察燒水,既知道了什么是“沸騰”,又增強了同學間的人際交往。
不是每個科學知識點能都像燒水這樣在家做小組實驗,林新堤說,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家長要參與到孩子的科學課中,做有心父母,讓孩子的科學課學習得到延伸和拓展。
對科學有畏難情緒的孩子,家長切莫心急,多陪孩子,而不是多“培”孩子,鼓勵和肯定孩子發(fā)現(xiàn)問題,時間長了,孩子也會主動用心學好科學課。
家長:初二的力學部分是科學學習的分水嶺,如何才能學好?
林新堤:初二的力學部分其實很簡單,主要是學習壓強和浮力。首先,在課堂上應記下完整的筆記,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圍繞老師所講的問題對筆記進行思考,但不能將精力全放在做筆記上,筆記不需要非常工整,作用在于加深印象,便于復習。
同學之間多互相交流,提高自學能力,用不同顏色的筆,對解決題目的關鍵點進行點評,以便鞏固知識點。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