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民網 2009-05-08 13:35:46
結合興趣選志愿別忽視保底志愿
5月份,上海9萬初三考生就要填報中考志愿了。中考志愿如何填報更合理?就考生和家長關心的志愿填報方面的技巧和注意點,本報專門采訪了區(qū)縣招辦負責人、初三年級組長等專家進行詳細分析點撥。
保底志愿不能忽視
家長和學生都應該先了解清楚填報志愿的政策及有關錄取順序,有針對性地填報志愿。錄取了就一定要去,不想去的學校一定不要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填報志愿,既要考慮通過一定努力后能夠去的學校,也要有一兩個保底志愿。
今年,推薦生和自薦生在5月14號至16號要進行網上填報志愿,然后到相關學校去面試,面試通過后,和學校簽好預錄取協議,中考分數出來以后,上了分數線直接錄取。如果被預先錄取,那統(tǒng)一填報的志愿就不予考慮。但之前還是應該先按一般規(guī)則填好。
志愿表上有零志愿、名額分配法等欄,中職校、航空類和藝術類的學校都是提前錄取。之后有統(tǒng)一的十五個志愿,這十五個志愿可以全部填滿,也可以少填幾個。
進行自我定位時,要結合學生平時的成績,主要是初三以來期中考、期末考的成績,考量自己在年級里是怎樣一個水平,而自己的學校中百分之幾的學生可以上市重點,百分之幾可以上區(qū)重點。比如,這次我們學校進行了模擬考試,在整個浦東區(qū)有一個統(tǒng)計,我們學校10%的學生,分數高于522,這些學生有希望上市重點,30%的學生分數高于490分,有希望上區(qū)重點,60%的學生分數高于443,能夠上高中。學生可以根據這樣的情況來自我評價和定位,報考時不要有太大差距。而且,家長和老師也應該根據學生的情況,鼓勵學生向前沖刺,往更高的目標努力。
建議參考去年的中考錄取分數線來填報。要報幾個比自己現在水平稍高一些的學校。在選擇學校前,要注意考察幾點:所報學校的學習風氣是否適合自己,比如有的學生比較喜歡寬松自由的風氣,有的希望學校抓得緊一些;所報學校和自己家的距離多遠,是否方便;所報學校是否要求住校,有的學生不愿意住校;重點學校有擇校生,自己是否愿意花兩三萬元來彌補這兩三分,根據自己家庭的實際經濟情況來衡量,如果不想付費,就不要填擇校。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